博主称朱拉尼政权面临两难困境!差点被以色列导弹击中的朱拉尼站在镜头前慷慨激昂地宣称:“我们绝不惧怕战争!”然而股票配资股票户网,他随即转身将叙南部大片国土的实际控制权交给了他口中带来“混乱和毁灭”的敌人——以色列。这场电视讲话更像是叙利亚向美以沦为附庸的开始。
7月16日,以色列战机进入大马士革上空,对叙利亚总参谋部、国防部及总统府进行了精确轰炸。这是一次赤裸裸的斩首行动,目标直指年初在混乱局势中上位的朱拉尼政权及其核心人物。尽管官方通报称朱拉尼幸免于难,但从他24小时后的公开讲话姿态中可以看出,他几乎被导弹击中。
以色列此次轰炸的理由是叙利亚境内德鲁兹人遭受系统性压迫,为其军事干预披上所谓人道主义理由。中东各国原本以为朱拉尼会带领叙利亚全面复仇,但没想到在第一次交手中,朱拉尼政权便迅速投降。炸弹落下后不久,朱拉尼与盘踞叙利亚南部、被认为得到以色列强力支持的德鲁兹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核心内容是朱拉尼政权军队从叙南部战略区域的全面撤出。
这无异于单方面解除武装,直接将叙利亚南部大片土地的控制权移交出去。当朱拉尼出现在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时,全叙利亚人民都在等待他对轰炸的复仇宣战。然而,他宣布保护德鲁兹人是优先事项,并承诺严惩虐待德鲁兹人的下属,间接承认了以色列的指控。更实质的是,他宣布将德鲁兹人聚居区的安全保障责任从国家军队手中剥离,完全移交给当地长老和社区力量。熟悉中东地方武装运作机制的人都明白,这等同于默认以色列通过代理人德鲁兹武装在叙利亚南部建立独立王国。
朱拉尼看似潇洒地让出了南部地区,保全了自己在首都的权力,但这选择将他推入更深的泥沼。这位新晋总统虽然已经上台半年多,但其权力根基并不稳固。他的上位之路是利用战后混乱真空,快速吸纳整合各派武装力量,其中不乏前恐怖组织成员和唯利是图的军阀。这种方式让他迅速拥有了挑战大马士革的实力,但也埋下了致命隐患,内部山头林立,派系倾轧严重,对其嫡系武装力量的指挥链条脆弱不堪。
面对以色列的雷霆一击,朱拉尼选择忍气吞声、割地求生,这对他在各路狠人云集的武装集团中的威信是一次毁灭性打击。历史上,强人形象的崩塌往往始于一次退却。对于他那帮信奉丛林法则的手下而言,朱拉尼的怯懦无异于一封公开的挑战书。外界观察到朱拉尼在讲话中故作强硬的姿态,高调宣称“不惧怕战争”,随时准备为“叙利亚尊严”而战,这恰恰暴露了他内心对其政权内部即将面临的惊涛骇浪的恐惧。
因此,朱拉尼看似保留了大马士革这把王座,实则已是摇摇欲坠。他面临一个两难困境:反击还是继续龟缩?如果选择反击,手下那些散兵游勇在拥有压倒性空优和情报优势的以色列面前注定被碾压;但如果继续龟缩,示弱姿态展露无遗,内部野心家们就会嗅到机会,取而代之。无论选择哪条路,朱拉尼政权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都已打上了问号。
以色列这次发动大规模空袭的根本动机绝非仅仅解救德鲁兹人那么简单,而是要在叙利亚南部打造一个对其友善甚至受其控制的安全缓冲区。国土狭小、缺乏战略纵深是以色列永恒的噩梦。特别是在最近的伊以冲突中,以色列深刻感受到弹丸之地的脆弱性。每一次成功的导弹拦截背后都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与资源消耗。伊朗短暂的停火为以色列腾出了精力去解决这个生存难题。
他们认识到,与其在西岸那片地形狭窄复杂、巴勒斯坦人口稠密且国际争议极大的“弹丸之地”投入无穷力量,不如在相对开阔、局势更加混乱的叙利亚南部边境开拓空间。扶植德鲁兹人独立或高度自治,将其变成以色列东北部边境的缓冲地带,就能有效将叙利亚境内的敌对势力与以色列本土隔离开来,增加预警和反应时间,极大缓解国土纵深不足的问题。
同时股票配资股票户网,以色列此举也是一次大胆的敲山震虎行动。朱拉尼政权本身就是混乱中东的产物,其合法性脆弱且被西方世界所警惕。以色列对朱拉尼总统府、军事总部发动精准打击,本身就是一种极限施压和警告。迫使朱拉尼在南叙利亚让渡权力给德鲁兹势力,实质上是以较小代价在叙南部建立并扩展一个亲以色列的势力范围。无论朱拉尼后续如何挣扎,叙利亚滑向更深度分裂、各割据势力竞相寻求外部支持的局面已难以避免。一个持续混乱甚至分裂的叙利亚,符合以色列削弱北方强敌、降低直接安全威胁的战略目标。更大的乱局迫在眉睫,对叙利亚人民而言,这只是崩溃的开始。
英赫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